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給培英中學邱藹源校長的信



藹源:

上周五晚上在培英觀賞了  貴校35周年校慶英語音樂劇《Twelfth Night》(第十二夜),演出成功,深受感動。恭喜!恭喜!

首先,我體會到這是您十多年來培育、經營得來的成果,看那場刋長長的師生名單,上台謝幕那鼎盛的陣容,尤其是整個演出過程中師生、家長、觀眾的投入,高昂的情緒、感動的笑容、熱烈的擁抱!或許,有人會以為這並不希奇;中學生演劇之後都很容易十分興奮的。我亦遇上過一些學校,演Musical 是為了面子,找製作公司就要求「全包宴」(老師最好不用參與),這樣他們就以為可以把事情做好、交差!可是看看培英,能夠全校動員豈是簡單?依我看來,英語音樂劇(希望中文舞台劇也是!)已經成為培英教育系統和校園生活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祝願這個傳統在您的領導下一直發揚光大,學生肯定繼續得益和成長!

劇場本是一個群體性的活動,可惜在後現代的劇場中,因為太強的個體的主觀性,或因為文化差異,劇場無法創製那共通的隱喻,於是,它的本質和效應也大打折扣。我相信學校還是可以達致理想劇場的園地,從您們的《Twelfth Night》,我相信培英做到了!

既是英語音樂劇,那英語的要求就不能低。說到語文能力,誰也知道「字無百日功」的道理。因此,以《Twelfth Night》中大部份演員那自如和自信的表現,絕對見到學校平日對英語的重視,而並非單靠有限的在排練場上的操習,因此老師語文能力的水平和悉心應記一功;在演出時我聽到許多字正腔圓的 RP,還以為您們請來 NET Teacher 作專人訓練呢!

在今次演出中,我喜見陳建亨同學再次粉墨登場,飾演 Malvolio 的角色。他獲取觀眾的贊賞,很明顯,並非因為他是同學心中的偶像,而是憑著自己的演技而賺取的。因為音樂劇的長度問題,原著篇幅無法不作出取捨,受影響的主要是 Malvolio 被囚一場的 Pathos,這場與他花園拾信的那一場悲喜對照,相互呼應。如果保留這一場,Dominic的演技更加可以發揮了!今次演出最令我覺得眼前一亮的演員,是飾演 Viola 的吳珮恩,她女扮男裝的時候英姿颯爽,完全可信,但回復女兒身時又嬌柔腼腆,清純可愛,不論語言、肢體、節奏、表情,都具備職業演員的條件和表現,卻沒有學院派的匠藝;如果我再排演《第十二夜》,我也會選她演 Viola 的角色。

演員有如斯高水平的表現,除了個人天份和努力之外,應該歸功於作為導演的蘇廸輝老師。與專業劇場的導演不同,學校導演既講究平日與學生的感情,由此產生互信。他也要懂得慧眼識人、提供機會。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使之盡展所能。至於劇本的詮釋,據本人所見,全部場口的演譯都十分清晰,沒有含糊,這也是為什麼演員發揮得好的原因之一。

以下是幾點給 Dick sir 考慮的地方;他既有專業訓練的背景,我也跟他講一些 Shop Talk,希望不要介意:
1. 單一 Proscenium舞台應付莎翁的劇是吃力的,目前的主景比較「重」,不夠
   輕盈流動。Projection的畫面水平不一,但基本上是可以的,只可惜燈光一亮,
   不少畫面就被 Washed Out 了。
2. 可能是個人口味,我總覺得沙畫給人一種蕪雜的感覺。記得 Viola 有一首獨
   唱的氣氛就給那隻老是在 Projection畫面上動的「手」,弄到大打折扣,十分
   可惜。
3. 第一首由 Olivia Viola 對唱的 Duet, 前者站在 Down Centre, 後者則在
   主景的梯級上,雖云有 Level 的優勢,但終歸「隔了重紗」,主次立分,似
   乎與二重唱的設計不配。
4.,除非聽漏了耳,否則多一點莎劇精句值得保留,譬如:
  Act I. 5
  VIOLA Make me a willow cabin at your gate,
        And call upon my soul within the house;
        Write loyal cantons of contemned love
        And sing them loud even in the dead of night;
        Halloo your name to the reverberate hills
        And make the babbling gossip of the air
        Cry out 'Olivia!' O, You should not rest
        Between the elements of air and earth,
        But you should pity me!

  Act II.3
  SIR TOBY BELCH
  Out o' tune, sir: ye lie. Art any more than a
  steward? Dost thou think, because thou art
  virtuous, there shall be no more cakes and ale?
5. 音樂我是門外漢,只覺得作曲填詞水平都很高。風格方面或者有少許瑕疵,
  譬如 Prelude 來得比較古典,像個 Operetta,而接著Orsino 的情歌卻顯得百老
  匯得很。
6. 從場刋的資料我們無法知道校方如何從文學、歷史和通識等角度,教導參與
   製作的同學,甚至其他學生去欣賞《Twelfth Night》的劇本。如果有的話,同
   學的得益會更加全面,而也可以做更好的觀眾。

至此,話也說得七七八八了。總的來說,今年的音樂劇比前年更為進步。目睹培英師生、家長,上下一心,製作出如此高水平的音樂劇,真是一件賞心樂事。關於上述的愚見,如有不同見解或需要討論者,都無任歡迎。

再三謝謝您的邀請。謹祝再接再勵,期盼著您們下一個的演出!

Hardy

8.7. 2013

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悼念莫先生

悼念莫先生                                               
   
由李援華老師領導的羅富國師範學院校友會戲劇組,是上世紀五十至八、九十年代本港舉足輕重的業餘劇社。本人於一九六六年秋天入讀羅師,親炙李先生的教,同時很快便認識了大師姐莫紉蘭。莫先生(叫師姐做「先生」與教師專業有關,至今未能改口!)是李先生的愛徒,羅師戲劇的「大姐大」。當她和夫婿馮源大師兄回母校與小師弟談戲說劇的時候,如沐春風,令人仰慕。不過,對前輩的敬畏很快便被他們的關愛溶解,打成一片。

與師兄姊這麼容易混熟,大抵跟當時我們引以為榮的「羅師系統」有關,蓋李先生崇尚俄國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羅師排練態度專業、組織嚴謹、作風民主,每當一劇排練相當之時,便會邀請友好、專家前來提供意見;作為後輩的我,在莫先生的身上所學匪淺!

羅師畢業之後,本人順理成章地加入校友會戲劇組,跟莫先生合作的機會因此而大增,計從一九六九年到七四年赴美留學之前,我們共有四次合作的機會:
    1969《天涯何處無芳草》(校協戲劇社創社作品,編導李援華,莫紉蘭
         與蔡錫昌均為導演團一份子。)
    1971《浮光掠影》(改編李援華,女主角莫紉蘭,劇務蔡錫昌。)
    1972《毒娃》(翻譯莫紉蘭、蔡錫昌,二人亦同台演出。)
    1973《險角》(翻譯莫紉蘭、導演蔡錫昌。)

本人回港後與莫先生的重逢,是在香港電台拍攝香港話劇團十齣舞台劇片集《導演、舞台、劇》的時候,當時莫先生飾演《駱駝祥子》中的虎妞。八十年代莫先生多為本人沙田話劇團演出的座上客,也常常一同出任香港學校戲劇節或市政局戲劇匯演的評判。此時雖然她的健康出了問題,但她以頑強的生命力克服病魔,令人敬佩。

一九九三年,拜鍾景輝先生與赫墾坊吳家禧先生所賜,獲邀與莫先生和麥秋兄共同演出翻譯劇《山水喜相逢》(Driving Miss Daisy),本人則飾演她的兒子。是次演出機會難得,亦極為暢快。

 近年馮、莫伉儷雖然年事日高,但仍然常常為本人舞台劇的嘉賓,譬如《四川組曲》和《哥本哈根》等。觀劇之後,他倆都會提出中肯的意見,並秉承羅師寓教育於戲劇的精神,鼓勵本人多演有意義的舞台劇。馮源師兄亦在校友會通訊中報導有關本人舞台作品情況,十分感激。

六月二十日消息傳來,莫先生已在夢中安然離世。痛失良師益友之餘,亦深感本港劇壇與羅師戲劇失去一代名角、導演。然而,綜觀莫先生一生於教育與劇壇貢獻良多,又相夫教子,公子馮驊、馮騉均為社會棟樑,莫先生可謂一生完美無憾!本人謹懷敬愛之情,祝願莫先生好好安息,馮源師兄與二位世兄多多保重,繼續積極人生!